桓仁满族自治县二棚甸子镇政府2017年度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1-29 15:35:39 【字体:


    2017年,我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县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会议精神,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确保了政府信息的全面、准确、及时公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将2017年我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基本情况

  2017年,我镇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不断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完善各项制度,明确工作责任,推动信息公开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一是强化领导。镇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明确了各部门、村、社区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和负责人。二是明确公开范围。按照市、县要求,结合我镇实际,认真筛选了一批事关群众利益和关心的热点信息作为信息公开工作重点。三是拓展渠道。除传统公开平台外,积极发挥新媒体作用,部分部门和村、社区建立了手机微信等发布平台,及时公开政府信息。

  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落实情况

    2017年,我镇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信息进行了全面梳理,划定了信息公开的内容和范围,规定了信息公开的形式和程序,重点对财政资金、危房改造、项目建设、脱贫攻坚、法律服务等类信息进行了重点公开,从六个方面做到了“及时、准确”。

    一是产业扶持资金公示及时准确。2017年全镇产业扶持资金147万元,共涉及全镇6个村,430户、83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到了该项政策补助。在资金发放之前,六个村都进行了至少为期7天的资金发放公示。该项资金具体发放日期是2017年7月4日,发放方式是以银行一卡通的形式,全部按程序发放到位。

    二是危房改建资金公示及时准确。2017年扶贫建房分两批进行,共涉及41户。其中一批建房11户,每户享受30000元的资金补助;二批建房30户,每户享受4.5万元补助。这41户共涉及六个村,其中每个村都进行了至少为期7天的建房信息公示,并发放到位。

    三是精准识别信息公示及时准确。2017年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对全镇不符合贫困人口识别标准的11类人进行了移除,共196户408人。经过各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并经过了两公示、一公告,信息进行了及时的公示公开。

    四是村级财务信息公示及时准确。全镇各村每月25--30日到双代办(现更名为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报账,村级各项支出实行书记、主任双签字,并由村务监督委员会盖章,然后到镇服务中心报账。从2013年起,对各村组超过5000元的支出必须由服务中心主任(一把镇长)签字,否则不能支取。各村在每月15日前,对本村上月所发生的各项收支在村务公开栏内或人口居住密集区张贴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从而充分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2017年10月,党委政府联合发文,对各村财务管理中一些重点内容进行了重新规范,使全镇各村的信息公开工作得以进一步加强。

    五是粮食直补面积核实及资金发放公示及时准确。经管站对每年各村申报的粮食直补数据进行审核结束后,各村都进行张贴公示,接受村民监督,防止有漏报和虚报现象发生,切实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经公示无异议后,经管站将全镇各村的数据上传到财政局和农发局,财政局把直补资金拨付到县信用联社,由县信用社将直补款通过一卡通打到各户卡中。直补资金发放结束后,经管站到各村,将全镇各村的资金发放明细表进行公示,做到公开、公正、透明,保证农民利益不受一点损失。

    六是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公开及时准确。全镇已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全覆盖,实现一村(社区)一顾问,同时对法律顾问自然状况、联系方式及工作职责等基本信息向顾问单位进行公示。建立网络平台,扩大法律服务范围。通过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将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第一时间送给所需要的群众中去,为法治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存在问题和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安排

  虽然我镇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上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各部门公开政府信息的主动性不高,主动公开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公开信息数量还不够,公开的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信息公开人员队伍力量薄弱,对信息公开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够、责任落实不够到位。针对以上问题,2018年,我镇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继续做好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根据市、县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的要求,继续推进行政权力信息公开、财政资金信息公开,加强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公开、公共服务信息公开,推动公共监管信息公开等重点热点领域,扩大重点领域信息公开范围,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二是规范信息发布机制,及时解疑释惑。按照谁公开、谁审查的原则做好信息发布工作。公开信息前,按程序对拟公开信息进行保密审查,对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的重要信息,要求公开部门关注舆情动态,积极回应公众关切。

  三是加强信息公开宣传交流培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上级相关政策,加大培训力度,转变思想,促使各部门依法公开政府信息,努力营造政府信息公开的良好氛围,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深入开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