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hrmzzzxrmzf-2024-00074 | 发布机构: | 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信息名称: | 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进一步推进桓仁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 主题分类: | 政办文件 |
发布日期: | 2023-11-29 | 成文日期: | 2023-11-29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桓政办发〔2023〕25号 | |
关键词: |
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进一步推进桓仁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桓政办发〔2023〕25号
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关于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进一步
推进桓仁县美丽乡村建设的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部门:
《关于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进一步推进桓仁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11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进一步推进桓仁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理念方法和经验启示,高质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深入实施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结合桓仁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刻体悟借鉴“千万工程”蕴含的精髓要义和理念方法,锚定农村具备现代化生产生活条件目标,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坚持政府引导、农民参与,尊重农民意愿,不搞面子工程,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整合各种资源要素,动员各方力量,持续开展农村环境净化整治,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明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提升村容村貌,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主要目标
力争到2025年,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农村环境净化整治更加到位,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乡村产业发展更加兴旺,乡村治理更加高效。
聚焦乡村旅游重点村,着力推进农文旅商深度融合,重点村辖区范围内涉旅企业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到全国先进地区水平,乡村建设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聚焦乡村振兴示范带,实施统一规划建设,整合各类资源,实施乡村建设、加强乡村治理,发展乡村产业。
聚焦美丽宜居村创建工作,稳步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农村供水和村内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全覆盖,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聚焦农村环境净化整治工作,持续推行乡(镇)村环卫市场化,实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动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有效全覆盖,建立长效机制,围绕“扫干净、码整齐、保通畅、清沟渠”工作要求,久久为功,有效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三、重点任务
(一)加强规划分类引导推进乡村建设
1. 编制实施村庄规划。坚持国土空间规划“一张蓝图”统全局、绘到底,加快编制县乡两级国土空间规划,合理优化村庄布局。对集聚建设、城郊融合、特色保护类的行政村,要因地制宜 ,深挖资源特色,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到2025年,完成县乡两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审批,“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力争达到5个。(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各乡镇政府)
(二)大力推进农村环境净化整治
2. 全面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继续推行乡(镇)村环卫市场化运行,不断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清扫保洁、运输处理及垃圾填埋场运营管理。建立健全垃圾卫生填埋场运维管护,因地制宜应用小型化、分散化、无害化处理设备,解决垃圾消化处理问题,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农村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在乡村振兴示范带选择适宜区域,集中建设垃圾转运中转站和小型处置终端。在交通便利处,设置固定农业废弃物、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树立标示牌,做好围挡,引导村民将农业废弃物、建筑垃圾集中堆放到固定堆放点,环卫公司定期进行转运,就近处理。(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供销社,各乡镇政府)
3. 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重点村庄清单,统筹规划,梯次推进乡镇驻地村庄、中心村、旅游村庄等重点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立农村黑臭水体常态化排查机制,动态更新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台账。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根据实际需求,稳妥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在上级政策、资金支持的情况下,推进旅游公厕建设向乡村旅游重点村倾斜。2023年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0%,2025年底达到35%。(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旅局,各乡镇政府)
4. 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农户参与的原则,各乡镇政府、各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广泛发动农民群众,全面推行垃圾分类、源头减量,落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制度。建立环境监督员制度,推广“门前三包”责任制、“积分制”考核,通过“文明家庭”“最美庭院”等活动,引导村民养成良好文明习惯。持续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垃圾、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建立健全“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农村环境管护机制。乡村旅游重点村率先实现环境管护社会化服务、市场化运营。在乡村振兴示范带探索建立跨镇村的环境管护机制。(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委宣传部、县财政局、县生态环境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务局、县文旅局、县妇联,各乡镇政府)
(三)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5. 有效提升村容村貌。紧紧围绕“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作目标,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重点实施乡、村级公路硬化,有序推进村内道路建设。持续推进绿化美化建设,引导鼓励村民在房前屋后闲置地块栽植果蔬、花木等,打造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开展以森林进社区、村屯、校园、企业、路网、水岸、公园为重点“森林七进”工程。搞好“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宅旁)绿化,充分利用荒地、废弃地、边角地等开展村庄小微公园和公共绿地建设。完善村内主干道和公共活动场地照明设施。到2025年,建设改造农村公路里程120公里、铺装率达到88%,实现乡镇通三级公路;村内道路建设210公里、硬化率达到75%以上;完成村庄绿化植树2000株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实现园林景观化、公共区域亮化全覆盖。乡村振兴示范带实现主干道路两侧绿化全覆盖。(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县财政局、县住建局、县林草局,各乡镇政府)
6. 加强农村供水安全保障。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改造,提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对农村供水设施进行常态化巡查,落实应急抢修维护队伍。完善水质检测监测体系,定期开展农村供水水质检测工作,强化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确保饮用水安全。到2025年,计划实施农村供水工程40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3%,有效提升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村振兴示范带农村供水保障水平。(责任单位:水务局,各乡镇政府)
7. 推进农村电气建设。加快农村电网装备升级和智能化建设,充分利用生产生活空间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为分布式光伏用户提供规范、优质、高效的并网服务。到2025年,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885%,配电自动化有效覆盖率提升至70%。(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电力公司,各乡镇政府)
8. 加快推动农房改造。建立常态化农村房屋建设管理体系,编制农村民居设计通用图集,引导农民参照建房。借鉴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经验,鼓励村集体和农民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老旧闲置农房。突出乡土、民族、地域特色,推进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村振兴示范带改造升级民宿、农家乐。(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旅局,各乡镇政府)
(四)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9. 增强教育医疗养老服务能力。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建设,持续深化义务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改革,大力推进全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达标验收,加强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安全发展。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下沉,延伸“触角”便民就医,持续建强一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累计建强乡镇卫生院10所、村卫生室58所;稳步提高医疗保险待遇标准,完善大病保险和救助制度,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动态调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到2025年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93%;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针对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分类施策、精准扩面。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对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按政策为其代缴保费。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等社保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各项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全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比值力争缩小至1.2:1。(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县卫健局、县民政局、县人社局、县医保局,各乡镇政府)
10. 做优做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不断壮大大米、中药材、大榛子、草莓等特色农业产业,聚焦产业上下游、左右链,进一步拉长拉宽拉粗产业链条,推动设施农业提档升级,推进标准化生产和特色农业品牌打造。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持续发展桓仁电商直播示范基地,积极争取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项目资金,在改善县域消费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到2025年,培育建设1个重点县域电商直播基地;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类型全部达到增强型。强化数字赋能,建立“数字供销”综合服务平台。累计创建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个,支持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集聚区、物流集散地,成为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县乡村振兴局、县供销社,各乡镇政府)
(六)夯实农村基层基础
11. 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党建引领,完善和落实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乡镇党委抓农村党建工作责任,健全乡镇党委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机制。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精准制定“一村一策”整顿方案,严格落实“四个一”整顿措施,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不断增强 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加强对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干部管理监督,持续选优配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强化管理考核与激励保障,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比武”、“五面红旗”争创、“创星夺旗”等活动,确保选派干部下得去、融得进、干得好。深入开展“党群共同致富”、“党群致富共同体”活动,通过设置党群共富责任区、村党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组建产业联合党委等形式,组织党员、动员群众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全力推进富民强村。(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政府)
12.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体系,立足县域乡村振兴发展实际,通过资源整合、投资入股、居间服务等途径,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地理位置相近和生产经营方式相似的村,实施一批联营联建项目,整合各方资源,推动抱团发展,实现适度规模经营。鼓励村集体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增值收益。到2025年,实现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全覆盖、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80%。(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委组织部,各乡镇政府)
13. 完善农村强基政策。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建立正常增长机制。落实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支持新建、改扩建农村党组织活动场所,加强智慧党建云平台学用管理。推进惠农“一卡通”系统建设。(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政府)
(七)加强乡村治理
14. 切实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积极作用,引导村民有序参与。鼓励乡贤能人、大学毕业生、外出务工人员等返乡入乡人员创业。深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用好桓仁融媒、桓仁先锋公众号及微信群等平台,开展数字乡村水平评价。加强平安乡村建设,开展平安乡镇、平安村创建。学好用好“浦江经验”和新时代“枫桥经验”,组织开展“红枫行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健全便民服务事项动态调整机制、法学会参与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全过程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和人民法庭作用,开展好乡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常态化开展农村扫黑除恶斗争,全面开展排查整治农村黑恶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着力推动农村地区扫黑除恶斗争向纵深延伸。严格落实“四议一审两公开”制度,深入实施“辽宁阳光三务”,扎实开展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专项整治。专项整治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到2025年,创建国家级、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镇)1个,打造“五好两宜”和美乡村12个。(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纪委监委、县委宣传部、县委政法委、县委网信办、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司法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发挥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层层压实工作责任,构建横向协同、上下贯通的强有力工作体系。县直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推进工作的合力。各乡镇要强化主体责任,细化工作举措,认真组织实施,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二)强化考核问效。县直涉关部门要按照《方案》明确的目标任务要求和职责分工,采用明察暗访、“四不两直”等多种形式,对重点任务完成进度、要素保障、支持服务等情况进行常态化监督检查,建立任务清单,定期调度通报。加强考核激励,将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以考核倒逼工作落实。
(三)强化舆论宣传。加大宣传力度,全面展现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成效。坚持典型引路,认真及时总结、凝练、推广好经验好做法。注重舆论引导,充分利用“两微一端”、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平台,及时回应关切,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营造全社会广泛关注、参与和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附件:2023年重点任务清单
附件:
2023年重点任务清单
1. 县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数量达到14个。(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文旅局)
2. 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带1条。(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3. 创建美丽宜居村13个。(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4. 组织完成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上报省政府审批,按照省厅下达的任务要求,指导对确有需要的村庄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
5. 开展农村环境净化整治专项行动。(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6. 2023年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0%。(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
7. 建设改造农村公路里程46.1公里。(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
8. 建设村内道路98公里。(责任单位:县财政局)
9. 持续推进城镇乡村绿化美化建设,继续开展以森林进社区、村屯、校园、企业、路网、水岸、公园为重点的“森林七进”工程,搞好农村宅旁、村旁、路旁、水旁等“四旁”绿化。(责任单位:县林草局)
10. 实施农村供水工程32处。(责任单位:县水务局)
11. 持续深化义务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改革,大力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安全发展。(责任单位:县教育局)
12. 建强乡镇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25所。(责任单位:县卫健局)
13. 积极主动学习我省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县先进工作经验,为该项工作全面开展打好基础。(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
14. 深入实施“辽宁阳光三务”,扎实开展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专项整治。(责任单位:县纪委监委)
15. 创建1个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16. 打造“五好两宜”和美乡村6个。(责任单位:县财政局)
政策解读:图解 |《关于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进一步推进桓仁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方案》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