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hrmzzzxrmzf-2023-00558 | 发布机构: | |
信息名称: | 桓仁满族自治县“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政策解读 | 主题分类: | 文字解读 |
发布日期: | 2022-09-23 | 成文日期: | 2022-09-23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桓仁满族自治县“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政策解读
桓仁满族自治县“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政策解读
残疾人社会保障重点项目 |
一、保障类 1. 最低生活保障。将符合低保、低保边缘户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低收入家庭中重度残疾人,可根据有关政策规定,经本人申请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对获得低保后生活仍有困难的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采取必要措施给予生活保障。 2.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补贴标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残疾人生活保障需求、长期照护需求以及财政承受能力统筹确定,逐步完善补贴办法。推动两项补贴资格认定申请“跨省通办”,构建主动发现、精准发放、动态监管的智慧管理服务机制。 3. 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55—59周岁重度残疾人生活补助。落实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同步调整。 4. 残疾人电信业务资费优惠。合理降低残疾人使用移动电话、宽带网络等服务费用,减免残疾人使用助残公益类移动互联网应用(APP)流量资费。 5. 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服务资助。通过政府补贴等形式,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给予支持。 6. 残疾人评定补贴。为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和重度残疾人残疾评定提供补贴和便利服务。 二、服务类 1. 残疾人走访探视服务。村(社区)和残疾人协会对困难残疾人开展经常性走访探视,及时反映和解决问题。 2. 低收入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低收入重度残疾人数量和服务需求较多的乡镇(街道)可建立集中照护服务机构;有条件的村(社区)依托公共服务机构,为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提供集中照护、日间照料、居家服务、邻里互助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化照护服务。 3. 就业年龄段残疾人托养服务。乡镇(街道)根据需要建立残疾人托养服务设施,或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社会福利机构、社会组织、企业等为就业年龄段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等提供生活照料和护理、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运动能力训练、职业康复与劳动技能训练、辅助性就业等服务。 4. 残疾人社会工作和家庭支持服务。开展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为残疾人建立社会支持网络,让更多残疾人有“微信群”“朋友圈”,为残疾人家庭提供临时照护“喘息服务”、心理辅导和康复、教育等专业指导。逐步在残疾人服务机构中设置社会工作岗位。 5. 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中困难残疾人急难救助。对因疫情防控在家隔离的残疾人,落实包保联系人,加强走访探视,及时提供必要帮助。因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村(社区)或者相关部门应当及时为被监护人提供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护。 |
残疾人就业补贴奖励重点项目 |
一、补贴类 1. 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补贴。对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残疾人,按规定给予经营场所租赁补贴、社会保险补贴、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补贴、设施设备购置补贴、网络资费补助、一次性创业补贴;对求职创业的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给予补贴。 2. 残疾人见习补贴。对安排残疾人见习的用人单位和参加就业见习的残疾人,按规定给予补贴。 3. 招录(聘)残疾人的用人单位补贴。对正式招录(聘)残疾人的用人单位,按规定给予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职业培训补贴、设施设备购置改造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4. 辅助性就业机构补贴。对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建设、场地租金、机构运行、无障碍环境改造、生产设备和辅助器具购置等补贴。 5. 公益性岗位补贴。对通过公益性岗位安排残疾人就业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按规定给予补贴。 二、奖励类 1. 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奖励。对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给予奖励。 2. 残疾人就业服务奖励。充分发挥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劳务派遣公司、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残疾人就业供需对接方面的作用,对推荐残疾人稳定就业一年以上的单位,按就业人数给予奖励。 |
残疾人就业服务重点项目 |
1.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项目。编制50人以上(含50人)的党政机关和编制60人以上(含60人)的事业单位(中小学、幼儿园除外),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2025年前至少安排1名残疾人。县级及以上残联机关干部队伍中要有15%以上(含15%)的残疾人。 2. 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基地建设项目。依托农村创业创新孵化实训基地和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经营管理规范、具有一定规模的残疾人就业帮扶基地,带动残疾人稳定就业、生产增收。 3. 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项目。依托企业、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建设一批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孵化基地,打造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实习见习和就业创业示范服务平台。 4. 盲人按摩提升项目。大力推进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在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就业执业,完善职称评定有关规定,促进盲人保健按摩行业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 5. 残疾人新就业形态扶持项目。加强县级电商就业培训基地建设,引导残疾人通过培训实现就业增收。鼓励互联网平台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等帮助残疾人参与网络零售、云客服、直播带货、物流快递、小店经济等新就业形态。 6. 残疾人辅助性就业项目。加强辅助性就业机构能力建设。鼓励引导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提供辅助性就业服务,提升残疾人就业水平和质量。 7. 残疾人公益性岗位项目。地方设立的乡村保洁员、水管员、护路员、生态护林员、社会救助协理员、农家书屋管理员、社区服务人员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残疾人。 |
残疾人健康和康复服务重点项目 |
1. 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开展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评估,为残疾人普遍提供基本康复服务。为家庭照护者提供居家康复、照护技能培训和支持服务。针对特困残疾人和孤残儿童实施“福康工程”、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等康复服务项目。 2.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按规定为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提供手术、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等服务和生活补助。 3. 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服务。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日常发现、登记报告、随访管理、服药补助和指导、社区康复、心理支持和疏导等服务,为家庭照护者提供技能培训、心理支持和疏导等服务。健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实现各乡(镇)、街道开展精神障碍村(社区)康复服务。 4. 残疾人互助康复项目。推广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中途失明者“光明之家”、精神障碍患者“家属专家交流互助”等残疾人互助康复项目。 5. 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培育项目。鼓励康复辅助器具企业转型升级和并购重组,做大做强企业,带动产业发展。 6. 康复专业人才培养项目。加强康复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开展残疾人康复专业技术人员规范化培训。将康复专业纳入全科医生、家庭医生、村医等培养培训内容。 |
残疾人教育重点项目 |
1. 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巩固提高项目。规范设立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对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需求进行排查和评估,给予科学教育安置,推动各地规范送教上门服务。 2. 残疾幼儿学前康复教育发展项目。鼓励普通幼儿园招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幼儿,支持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开展学前康复教育,加强公办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机构建设,支持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接受学前康复教育。 3. 残疾人职业教育提升项目。支持普通职业院校招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学生。支持中高等职业学校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为残疾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保障和便利。 4. 融合教育推广项目。鼓励普通学校招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同等条件下在招生片区内优先安排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就便入学。设置随班就读区域资源中心或资源教室,配备必要的教育教学、康复训练设施设备和专业人员。 5. 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项目。实施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和融合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支持高校残疾人毕业生从事特殊教育。 6. 手语盲文推广项目。落实手语盲文研究推广人才培养政策。开展面向公共服务行业的通用手语推广。 |
残疾人文化体育服务重点项目 |
一、残疾人文化服务 1. “五个一”文化进家庭进社区项目。依托基层文化设施,为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开展“五个一”(读一本书、看一场电影、游一次园、参观一次展览、参加一次文化活动)文化服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基层文化设施,增添必要的文化设备,推动基层创建一批残健融合文化服务示范中心(站、点)。 2. 盲人文化服务项目。为盲人提供盲文读物、有声读物、大字读物、数字阅读、无障碍版本的电影、电视剧等产品和服务,推动公共图书馆无障碍阅览室建设。 3. 聋人文化服务项目。推进影视作品、网络视频加配字幕工作。县级电视台开播国家通用手语或实时字幕栏目。 4. 特殊艺术推广项目。发掘和培养残疾人特殊艺术人才,鼓励残疾人参与文化艺术创作,支持残疾儿童少年艺术教育。 5. 残疾人文创产业发展项目。扶持一批吸纳较多残疾人就业、具有较好市场发展前景的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支持残疾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振兴传统工艺等项目。 二、残疾人体育发展 1. 发展残疾人竞技体育。积极发掘和培养残疾人体育人才,完善训练、科研、医疗、教育、服务一体化建设,不断提升残疾人竞技体育水平,争取在省以上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 2. 建立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依托残疾人服务中心、残疾人托养机构等扶持建立残疾人体育人才选拔基地,推广残疾人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特殊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3. 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行动。推广适合残疾人的康复健身体育项目、方法和器材,建立残疾人自强康复健身示范点,培养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指导员。为重度残疾人提供康复体育进家庭服务,组织举办“残疾人冰雪运动季”“残疾人健身周”“全国特奥日”等群众性体育品牌活动。 |
无障碍重点项目 |
一、无障碍设施 1. 道路交通无障碍。推动城市主要道路、主要商业区和大型居住区的人行天桥和人行地下通道配备无障碍设施,人行横道交通信号设施逐步完善无障碍服务功能。公共场所、公共停车场和大型居住区的停车场设置并标明无障碍停车位。公交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逐步配备无障碍设备。 2. 公共服务设施无障碍。加快推动医疗、教育、文化、体育、交通、金融、邮政、商业、旅游、餐饮等公共服务设施和特殊教育、康复、托养、社会福利等残疾人服务设施、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无障碍改造。 3. 社区和家居无障碍。居住建筑、居住社区建设无障碍设施。为低收入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 4. 无障碍公共厕所。加快推进公共服务设施、交通设施、旅游景区等无障碍公共厕所建设。 二、信息无障碍 1. 互联网网站和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无障碍。加快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服务平台和网上办事大厅信息无障碍建设。推动新闻资讯、社交通讯、生活购物、医疗健康、金融服务、学习教育、旅游出行等互联网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APP)的无障碍改造。 2. 自助服务终端信息无障碍。推动自动售卖设备、医院自助就医设备、银行自动柜员机等自助公共服务设备的无障碍改造。 3. 食品药品说明信息无障碍。推动利用图像识别、二维码等技术加快食品药品信息识别无障碍。 4. 应急服务信息无障碍。把国家通用手语、国家通用盲文作为应急语言文字服务内容,政府新闻发布会和电视、网络发布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时加配字幕、手语,医院、疏散避险场所和集中隔离场所等设置语音、字幕等信息提示装置。 三、无障碍服务 政府新闻发布会配备同步速录字幕、手语翻译,鼓励政务服务大厅和公共服务场所为残疾人提供字幕、手语、语音等服务,支持建设听力、言语残疾人无障碍信息服务平台。 |
相关文件: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桓仁满族自治县“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