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hrmzzzxrmzf-2022-00019 | 发布机构: | 桓仁满族自治县财政局、自然资源局 |
信息名称: | 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 主题分类: | 通知公告 |
发布日期: | 2021-12-20 | 成文日期: | 2021-12-20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2021年10月26日在县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上
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县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作关于2020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请予审议。
一、国有资产基本情况
2020年,全县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国企国资改革,持续有效管控企业国有资产经营风险,有序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自然资源国有资产管理原则,积极推进公共基础设施类国有资产管理,努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管理目标。
(一)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
根据县财政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2020年度企业国有资产统计报表》,县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80,883万元,负债总额87,656万元,所有者权益93,228.2万元。实现营业收入16,497.7万元,实现利润总额-4525.8万元。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不含公益性资产)
根据《2020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表》,截至2020年末,2020年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350,966.75万元,负债总额65,015.03万元,净资产总额285,951.72万元。
(三)国有自然资源资产
根据县自然资源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和县水务局统计,截至2020年末,全县土地总面积35.53万公顷,森林总蓄积量2840.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78.9%,居全省首位。2020年全县地表水资源总量19.96亿立方米,其中可利用量为8.78亿平方米;全县地下水资源量为2.57亿立方米。全县现有矿种有煤、铁、铅、铜、锌、钼、铝、镍、金、银、铂、滑石、菱镁、钾长石、方解石、石灰石、白云岩、石墨等。
(四)公共基础设施类公益性资产
县域内各类公路415条,总里程1856.379公里,总价值量132.9亿元。其中:(1)高速公路2条98.36公里,高速公路管理权限在省交投集团高速公路运营公司;(2)国道2条233.859公里;省道4条185.871公里,国道、省道管理权限在县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受市行业部门管理。(3)县道5条159.214公里;乡道75条494.047公里;村道323条622.699公里,县道、乡道、村道管理权限在县交通运输局,依据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原则,县交通运输局负责规划、设计、建设及技术指导和服务。(4)专用公路4条63.677公里。专用公路由服务对象各负其责,负责建设养护与管理。(5)桥梁456座;(6)隧道11道,总长9475米。
目前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52.37%,103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油路和100%通客车。
(五)市政公共基础设施
1.城镇市政道路、管网。县城现有市政道路总长139千米,排水管道(渠)长180千米(污水管道长86千米、雨水管道长59千米、雨污合流管道长35千米)。检查井3700个,雨水收集井2544个。
2.公园、广场、绿地。县城现有公园5个占地总面积万24.7万平方米。现有广场7个占地总面积14.93万平方米。县城及园区共有绿地(绿化)面积516万平方米。
3.城市环境卫生设施。水洗公厕41座,建筑总面积2582.04平方米;旱厕17座,建筑总面积360平方米;果皮桶600个和垃圾收集分类桶2300个。
4.城市亮化照明设施。公园、绿地、路边等路灯4094盏。景观亮化15处,景观灯箱223组。
5.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县城垃圾填埋场,工程2006年开工建设,2007年投入使用。占地8.3公顷,设计库容80万立方米,日处理生活垃圾100吨,使用年限12年。
2010年建成的渗滤液处理车间,设计工艺采用MVC蒸发处理工艺,日处理渗滤液25吨。
2019年新建渗滤液处理工程,位于垃圾场下游,占地10828平方米,日处理渗滤液100吨,设计工艺采用两级DTRO处理工艺,目前工程已竣工。
2020年新建桓仁县城垃圾填埋场整治工程,位于桓仁满族自治县桓仁镇曲柳川村。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垃圾填埋场加高工程及垃圾填埋场局部封场修复工程。其中垃圾坝加高高度8m,坝顶轴线长度125m;填埋场西侧堆体局部封场,封场面积约20000平方米。目前工程已经竣工完成。
6.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县城发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占地9.69公顷,设计日均处理污水能力4万吨,主要处理桓仁县县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后的生活污水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同时在线监控设施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与省、市环保部门联网。基本满足了城镇污水处理的需要。
上述资产分别隶属各专业部门管理。
二、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一)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
2020年,是我县全面实施国企改革的一年,县属企业虽然面临疫后重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不利因素,但整体生产经营稳中向好,各项改革调整和提质增效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主要运行指标持续改进,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企业内控制度。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着力狠抓县属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各企业根据县委深改委出台的“1+16”改革意见及配套体系制定了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覆盖了公司产、供、销、人、财、物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企业立体管理机制,拓宽了企业自主发展空间,市场经营能力得到提高,资产管理运营效益有效提升。
2.风险管控能力不断提升。为防止企业国有资产流失,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县委、县政府出台国企管理制度,规范国有企业投资、融资行为,提高投资效益,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加强企业执行各项业务管理制度、财务制度的业务指导,规范业务、财务管理。
3.企业投资布局不断优化。加快推进企业布局调整。一是企业参与民生行业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二是围绕县重点工作开展企业经营行为。旅游集团全力做好五女山创建国家5A级景区项目。枫林谷集团布局玻璃水滑道项目、红色文化旅游项目,打造旅游综合体。健康产业集团谋划整合山参种植农户,打造线上交易平台。三是稳步推进新兴产业。农水集团、健康产业集团等县属企业围绕“生态立县”主导产业和“大数据”“大旅游”“大健康”等新兴产业,大步迈出了企业多元业态融合发展步伐,助推产业发展。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管理部门,按照“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直接支配”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断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1.建立完善规章制度,推进国有资产规范管理。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要求,认真宣传落实2021年2月新下发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38号)、《关于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意见》、《本溪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规范及操作规程》、《本溪市行政事业单位闲置国有资产集中管理处置暂行办法》、《本溪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管理办法》、《本溪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标准配置标准》等一系列制度、办法,极大的提高了我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2.提升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意识,加强行政单位国有资产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提升国有资产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理论、会计基础、财务核算等内容的培训,保证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专业性、严谨性、提高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
3.充分利用行政事业资产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实现资产管理动态化、预算编制精细化管理。利用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规范化、日常处置动态化、信息数据系统化。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资产变化,在系统内完成提交申请、获得审核及批复。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从入口、使用、到出口等各个环节的动态管理,实现编制年度新增资产配置预算,使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为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和资产优化配置等提供决策支持。
(三)国有自然资源资产
以加强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和合理利用为目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情况。一是全面推行林长制。建立“一长三员”组织体系,设立林长、监管员、技术员、护林员共同负责的管理体制。二是实施天然林保护和修复工程。对全县天然林,制定天然林保护修复工程工作方案,健全天然林修复和禁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制度,完善天然林管护体系,明确天然林监管责任制度。三是实施森林质量提升工程。全面开展森林抚育,促进森林生长量和蓄积量持续增长,实现森林提质增效。四是实施退化林修复工程和绿色产业富民工程。五是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资源行政执法工作。成立自然资源执法在大队,实行护林员管理机制改革。
2.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情况。一是推动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二是促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盘活存量土地。三是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工程。
3.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一是生态极重要功能区规模大。二是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三是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规划目标内。
4.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出台相关政策和评价体系,保证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落实。二是精心组织实施,狠抓落实。坚持规划先行同时,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行政效能监察,建立动态跟踪监督机制,促进项目推进和责任落实”。
(四)公共基础设施类公益性资产
国家投资建设,为社会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城市基础设施等资产,作为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城市内涵、景观风貌、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具有改善城市生态、营造宜居环境、提供生活便利和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功能。对公共基础设施进行管理的各专业部门,实现了对其价值量进行管理的同时,还对其建造过程、使用过程进行管理。有效的清晰了公共基础设施所有权、管理权、维护责任,提高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运行能力、完好程度,延长更新改造周期,降低运行成本,节约政府在公共基础设施购建的预算支出。
(五)存在的问题
一年来,我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加以解决。
一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闲置、资产出租定价标准不规范、无偿出借等现象,资源整合、共享共用水平较低;存在资产流失风险,一些单位存在资产处置不按规定程序报批、往来款项长期得不到清理等。
二是国有企业疫情期间生产经营困难。企业面临疫后重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旅游市场持续低迷等不利因素,生产经营困难,部分企业亏损经营。企业宣传模式创新不足,打造品牌认识不高、形式单一、投入不足,对外宣传尚未形成合力。国企发展质量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
三是公共基础设施类资产按照部门归口进行管理,由于缺乏统一的监督管理制度,一些公共基础设施成本数据资料缺失,财务核算不规范,档案不全,产权界定不清,主体不明确,使用、维护缺乏统一规划,维护管理资金匮乏等。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县政府积极推进人大常委会听取本级政府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和机制建设,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资产管理单位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认真落实县人大常委会关于本级政府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在下一步工作中,将采取有效措施,持续改进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一)推进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合理配置、有效利用的管理目标实现
1.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和完善监管部门、主管部门、使用单位分级管理机制,抓住确权、登记等国有资产管理要点,加强国有资产存量管理,提高存量资产利用率;严格执行资产配置标准,严密履行资产处置程序,严管资产使用、流动、收益审核审批。
2.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贯穿企业改革发展全过程各方面。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强化审计结果运用,建立违纪违法案件通报制度。
3.依法保护利用自然资源。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森林法》、《水法》、《矿产资源法》等法律和法规,依法保护自然资源利用和开发,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4.有序推进国资监管职能转变。落实《县属国企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加强对企业投融资等重大事项监管,规范企业行为,有效防范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规范企业完善重大事项决策程序,提高运营管理水平。督促企业提高风险防控意识,研究防范和化解债务的办法,健全投融资及风险管控各项制度,强化资金谋划,摸清债务底数,严控企业经营风险、债务风险,确保不出现系统性风险。
(二)提升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更好服务高效履职和事业发展
加快推进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立法研究论证工作;推进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均衡配置;研究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机制,探索公路基础设施等资产价值计量方式。多措并举夯实基础,稳步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管理。逐步完善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不断强化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监督管理,完善监管体系;有序推进国有自然资源资产调查评价、确权登记、清查统计、价值核算等工作;建立健全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报告制度。
(三)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深层次矛盾和风险识别力
一是加强国有资产存量管理,强化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动态监控;二是提高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趋势预测和风险性预测,深入调查研究,分析重大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效益、风险情况,为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决策提供有力依据和参考。
以上报告,请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