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hrmzzzxrmzf-2023-00184 发布机构: 桓仁满族自治县财政局
信息名称: 关于桓仁满族自治县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主题分类: 政府预算
发布日期: 2023-01-10 成文日期: 2023-01-10
废止日期: 文 号:
关键词:

关于桓仁满族自治县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3-01-10 10:30:10 【字体:


关于桓仁满族自治县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2年12月22日在桓仁满族自治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桓仁满族自治县财政局局长 李玉东

各位代表:

我受县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

面对疫情防控复杂多变形势和组合式减税降费财政减收压力,财税部门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依法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下,深挖收入潜力,坚持依法征收,应收尽收;贯彻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等减税降费政策,助企纾困;全面提升财政“精算、精管、精细、精准”水平;统筹财政资金,优化支出保障顺序,坚决兜牢“三保”支出底线;深入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全面强化预算约束,规范预算执行;强化支出审核监管,全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和一般性支出,全力防范化解支付风险。全年财政预算执行基本平稳,维护了社会基本稳定,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一)全县财政收支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43465万元,按自然口径下降9.4%,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影响因素后同口径增长8.9%。其中:税务部门完成32465万元,按自然口径下降14.6%,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影响因素后同口径增长8.5%;财政部门完成11000万元,增长10.4%。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总收入预计实现32035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46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08474万元、调入资金11960万元、债券转贷收入18959万元、上年结转收入3750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总支出预计实现32035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9594万元,上解支出25513万元,债券还本支出18959万元,结转下年支出4629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总收入和总支出预计均为320358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政府性基金总收入预计75494万元,其中:县级收入18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5805万元,上年结余41689万元。政府性基金总支出预计75494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支出27692万元,上解支出124万元,调出资金7916万元,年终结余39762万元。政府性基金总收支预计均为75494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国有资本经营总收入预计1003万元,其中:国有企业上缴净利润3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0万元,上年结余90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总支出预计1003万元,其中:“三供一业”专项支出860万元,调出资金37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0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总收支预计均为1003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计40968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8467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32501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计39569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7068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32501万元;当年结余1399万元,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二)政府债务情况

全县政府性债务余额27.6亿元,其中:系统内债务21.5亿元,包括债券20.7亿元、亚行贷款0.8亿元;系统外债务6.1亿元,包括市城投转贷1.1亿元、棚改贷款5亿元。

(三)2022年财政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强化组织收入管理,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面对疫情防控、减税降费、经济下行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财税部门提前统筹谋划,针对运行情况综合分析,细化组织收入管理措施,保障财政收入提质增量。一是积极开展综合治税管理。加强税源调查,夯实重点税源管控措施,定期开展税收分析及疑点数据核查,做好外埠税源监管,盯紧税款入库环节,开展税收督导清查,全力杜绝欠税发生,坚持依法征收、堵漏增收、应收尽收。二是全力争取转移支付资金。始终坚持把争取资金作为财政工作的首要任务,加强部门联动协作,坚决抓住每一次向上反映财政运行困难的机会,增强上级财政支持我县经济发展的输血功能,有效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三是积极争取债券资金。紧盯政府债券支持的重点领域,加大项目包装申报力度,做好新增债券项目储备。全年争取再融资置换债券18959万元,缓解债务还本支出压力。四是盘活存量资金。严格执行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政策,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细化预算指标管理,对结转两年以上的专项资金和预算单位结余资金,及时盘活收回统筹使用,增强财政统筹管理资金能力。预计全年盘活存量资金1.5亿元,重点用于“三保”支出。

2.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民生支出

面对财政收支矛盾日益尖锐的巨大压力,财政部门坚持“保民生、兜底线、补短板”的原则,保障重点项目支出资金需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一是保障“三保”支出。坚决贯彻落实“三保”支出在预算编制和执行中“两个优先”原则,严控非急需、非刚性支出,把有限的财政资金集中用于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支出。预计全年“三保”支出17亿元,保障“三保”政策落实到位。二是贯彻落实“过紧日子”思想。统一思想,把“过紧日子”作为部门预算管理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量力而行、厉行节约发展事业。继续完善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努力压减一般性支出,把更多的财政资金节约出来,用于保障急需的民生领域支出。三是保障突发事件特殊资金需求。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安排疫情防控资金7470万元,支持做好物资保障,为疫情常态化防控和高效处置“6·10”“11·20”突发疫情提供坚实保障;及时拨付资金,防范化解各类信访问题,保证党的二十大等敏感时期的社会矛盾得到妥善解决,保持社会稳定。

3.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努力培植持续财源

积极落实惠企政策,争取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促进重点企业科技创新和转型发展,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一是支持健康产业发展。安排产业发展资金3560万元,支持重点产业发展,努力培植后续财源。二是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安排资金610万元,支持医药健康企业转型发展,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三是支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安排资金2863万元,落实奖补政策,促进产业园联农带农增收、提升产业服务能力、促进主导产业升级发展。四是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安排资金1100万元,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

4.统筹各类财政资金,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积极落实各类保障民生政策,加大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促使各项民生政策得到有效保障。一是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安排资金1.1亿元,支持学前教育,保障城乡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困难学生资助、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教育设施改造提升、校舍安全、职业教育等资金需求,支持北关小学易地建设,促进城乡间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二是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安排资金5.5亿元,保障城乡最低生活、城乡居民养老、优抚、退役安置、残疾人生活和护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就业补助等政策落实,持续保障投入力度。三是支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安排资金2.3亿元,支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计划生育奖励、城乡居民医疗、临时救助、卫生机构运行、公立医院改革等健康事业发展,持续提升医疗服务和保障能力。四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积极落实惠农惠民资金,全年通过“一卡通”系统发放各种补贴资金68项,对人对户补贴数量81.59万次,补贴金额2.24亿元。安排资金5.8亿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耕地地力保护、目标价格补贴等惠农政策,开展农田水利、农村饮水安全、一事一议村内道路和美丽乡村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助推农业振兴发展。五是落实生态保护政策。安排资金3.3亿元,开展水污染防治、污水垃圾处理、农村环卫市场化、生态效益补偿、天然林管护等环境综合治理和保护工程,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理念。

5.全面落实创新政策,助推财政改革发展

坚持改革推动发展,以制度创新激发财政发展活力。一是深入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今年3月末,各乡镇顺利完成一体化上线任务,全县166家预算单位全部纳入一体化系统管理;10月末,财政专户一体化上线运行;总会计账、单位账、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部门决算、政府财报等重要工作全部纳入平台管理,改革系统基本搭建完成,为贯通上下级财政,规范化、标准化财政管理模式奠定了基础。二是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密切配合税务部门,做好政策宣传,全面落实国家出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助企纾困,提振市场主体信心,稳定市场预期,促进稳经济大盘政策落实见效。全年预计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2亿元,制造业缓税1710万元。三是优先编制“三保”预算。为了切实保障“三保”支出,在年初预算安排上,首先编制“三保”预算,细化编制内容,强化预算审核,使有限的财力优先用于“三保”支出,保证“三保”支出在财力上没有硬缺口。

6.强化审核监管职能,持续提升治理能力

着力抓好财政资金支出审核监管,牢固树立科学理财、精细理财意识,确保财政资金合法合规使用,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一是强化刚性支出审核。严格“三保”范围和标准,细化刚性支出项目审核,按月提前测算财政刚性支出需求,排出支付保障顺序,优先保障急需和信访矛盾突出的项目资金需求。二是加强债务风险防范。贯彻落实政府债务管理规定,将年度还本付息资金需求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及时还本付息,守住债务余额底线,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切实防范债务风险。积极申请再融资债券,缓解政府短期流动性风险。三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将绩效目标嵌入预算编制、执行全过程。积极开展项目绩效评价,促进财政资金提高使用效益。四是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核。明确政府投资审核领域,加大监督力度。全年基建审核中心审核项目168个,审核资金22742万元,审减资金1269万元;移民审查中心审核项目65个,审核资金9307万元,审减资金96万元。五是提高政府采购资金使用效能。强化政府采购监管,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全年实现政府采购规模6443万元,节约资金610万元。

各位代表,受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多变、国家实施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以及经济下行周期影响,财政收入增长困难,特别是房地产行业发展进入衰退期,市场预期和购买力减弱,房地产企业拿地意愿不强,进而影响土地出让金收入锐减,波及建筑业等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在疫情防控任务艰巨大背景下,财政刚性支出不断增长,“三保”、债务还本付息、养老金、信访维稳等支出不断增长,财政收支矛盾特别突出,特别是我县对上级转移支付依赖性强,自身财力严重不足,随时都将面临支付风险。对于这些问题,都需要加快经济发展,强化财政管理,以更有效的措施推进解决。

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3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保障“三保”支出,坚决兜牢基本民生支出底线,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坚持量入为出、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严格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坚决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加大各类资金统筹使用力度;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逐步建立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的预算管理制度。

(一)2023全县财政收支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45700万元,比2022年预计43465万元增加2235万元,增长5%,其中:税务部门34150万元,财政部门11550万元。

财政总收入预算249987万元,比2022年预算255358万元减少5371万元,下降2.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700万元,上级补助等转移性收入157995万元,上年结转收入46292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7647万元,比2022年预算214983万元增加2664万元,增长1.2%。按支出功能分类划分,主要安排情况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9674万元,增长13.4%;

公共安全支出6481万元,增长10.5%;

教育支出26116万元,增长4.2%;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621万元,下降29.3%;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8419万元,增长1.9%;

卫生健康支出32368万元,增长99.8%;

节能环保支出2247万元,下降9.7%;

城乡社区支出5980万元,下降8.9%;

农林水支出16367万元,增长46.5%;

交通运输支出573万元,增长1.4%;

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326万元,增长4.8%;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80万元,下降27.9%;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2900万元,下降9.6%;

住房保障支出5259万元,增长14.9%;

粮油物资储备支出47万元,下降65.7%;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846万元,下降16.9%;

预备费3000万元,增长50%;

其他支出20830万元,下降52.9%;

债务付息支出4513万元,下降3.9%。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7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94208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4686万元,调入资金49101万元,上年结转收入46292万元,收入总计249987万元。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7647万元,上解支出17654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4686万元,支出总计249987万元。

2023年预算(草案)安排总收入和总支出均为249987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

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安排23978万元,具体包括:土地出让金20000万元、城市配套费1465万元、污水处理费420万元、专项债券利息2093万元,加上债务转贷收入9260万元,上年结余39762万元,政府性基金总收入73000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安排33304万元,加上债务还本支出9260万元,上解支出240万元,调出资金3000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96万元,政府性基金总支出73000万元。

2023年预算(草案)安排总收入和总支出均为73000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3.国有资本经营收支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安排142万元,其中:国有企业税后净利润36万元,结转收入10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安排142万元,其中:社会保障支出36万元、“三供一业”等专项支出10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当年收支平衡。

4.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46067万元,包括:机关事业养老保险37038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9029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44565万元,包括: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支出37038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支出7527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当年结余1502万元,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二)完成2023年财政工作的主要措施

疫情防控形势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财政收支矛盾将进一步加剧,我们将在困难和挑战中立足财政本职,继续强化“三保”保障工作任务,坚持“过紧日子”不动摇,扎实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努力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把握积极财政政策着力点,配合各项政策落地见效。一是继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积极对接涉关部门,配合税务部门精准落实相关政策,支持增值税留抵退等稳市场主体政策,有效缓解企业运行压力。二是落实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进一步加强直达资金使用管理,充分利用直达资金系统,及时分配指标,监督业务主管部门,加快项目实施,协同推进,强化支出资金监管,推动财政资金迅速发挥使用效益。三是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围绕中医药健康、清洁能源、绿色食品、文旅康养等特色主导产业,科学包装项目,精准对接上级专项资金扶持,激发振兴发展新活力。

2.强化风险防控管理,保障财政持续发展

坚决贯彻落实防范化解财政支付风险的各项措施,兜牢“三保”支出底线,增强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防范债务风险。将债务还本付息全部纳入年初预算,保障资金来源,及时还本付息。防范化解政府隐性债务,坚决遏制增量,妥善处理存量。二是落实财政承受能力评估政策。针对财力极其有限的现实,提前介入项目申报,对项目申报地方财政承受能力进行预评估,对超出财政承受能力的项目,建议县政府不予申报。三是强化财政资金统筹管理。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从指标源头入手,细化项目库管理,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统筹调度国库资金,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增强财政统筹保障能力。四是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落实省委巡视整改工作要求,严格执行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通过技术措施控制现金支付,规范公务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透明度。

3.落实保障民生举措,推进公共财政建设

围绕改善民生事业,强化公共财政属性,进一步加强民生和社会事业投入规模和保障力度,支持办好民生实事。一是积极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全力保障基本民生支出需求。加强城乡养老投入,保障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二是支持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原则,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支持学前教育发展;支持薄弱学校改造,完善办学条件,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三是支持医药健康事业发展。加大医疗卫生领域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覆盖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四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以农村综合环境整治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为手段,整合各类惠农资金,集中力量加快美丽乡村、现代农业建设,不断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各位代表,在社会发展的特殊时期,财政形势十分严峻,财政改革发展任务繁重,保障“三保”支出,防范财政运行风险,推进财政可持续发展等各项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加速实现桓仁振兴发展贡献财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