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hrmzzzxrmzf-2023-00563 | 发布机构: | 桓仁满族自治县财政局 |
信息名称: | 关于2022年财政总决算(草案)的报告 | 主题分类: | 政府决算 |
发布日期: | 2023-07-25 | 成文日期: | 2023-07-25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关于2022年财政总决算(草案)的报告
关于2022年财政总决算(草案)的报告
—2023年7月7日在县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
财政局局长 何鹏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县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作关于2022年财政总决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2022年财政总决算收支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74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51,670万元的84.7%,按自然口径下降8.9%;其中:税收收入31,643万元,非税收入12,101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9,97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214,983万元的111.6%,同比增长27.4%。
需要说明的是,收入方面: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未完成年初预算目标,主要原因是财税部门严格执行国家出台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带来政策性因素减收;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9,800万元减收影响因素后完成53,544万元,同口径增长9.4%。支出方面: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较多,主要原因:一是出让金收入锐减,为保持政府性基金决算收支平衡,将原基金列支土地征收成本等支出调列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加16,788万元;二是会计核算口径发生变化。按照国发〔2021〕5号文件规定,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不再按权责发生制列支决算,改为收付实现制,2021年盘活收回指标冲减当年支出29,632万元,2022年盘活收回指标不冲减当年支出;如换算成可比口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0.1%。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74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18,025万元,调入资金17,976万元,上年结转收入37,500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8,959万元,收入总计336,204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9,978万元,各项上解支出23,367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8,959万元,区域间转移性支出150万元(生态补偿)、结转下年支出53,750万元,支出总计336,204万元。收支相抵,当年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6,501万元(含土地出让金3,386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2,133万元等),同比下降81.3%,收入大幅度下降,主要是土地出让金减收27,57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6,085万元,上年结余41,689万元,调入资金546万元,收入总计64,821万元。
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13,762万元,同比增长32.7%,支出增加3,395万元,主要是上年会计核算由权责发生制调整为收付实现制,2021年盘活指标冲减当年支出8,605万元;上解支出151万元,调出资金13,907万元,结转下年支出37,001万元,支出总计64,821万元。收支相抵,当年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
全县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收入3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0万元,上年结余90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总计1,003万元;全县国有资本经营支出862万元,调出资金37万元,年终结余104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支出总计1,003万元。收支相抵,当年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40,820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32,775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8,045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38,471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31,600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6,871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20,403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3,654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6,749万元)。
(五)政府性债务情况
2022年末,政府性债务总额27.3亿元,包括:系统内债务21.5亿元(地方债券20.7亿元、亚行贷款0.8亿元);系统外债务5.8亿元(市城投转贷置换债券1.1亿元、隐性债务4.7亿元)。
二、2022年财政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落实稳经济政策,促进财政发展提质增效
一是全面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等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全面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全年减税降费25,550万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19,599万元、新增减税降费3,665万元、缓税缓费2,286万元。二是兜牢“三保”支出底线。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关于“三保”支出工作要求,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按月排出财政刚性支出计划,防范“三保”支付风险,集中有限财力保障县乡财政平稳运行。全年“三保”支出181,873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8%。三是积极培植财源。投入资金10,433万元,重点支持医药健康产业、企业技术改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村集体经济等重点项目发展,促进惠企利民政策落地见效,推进财政可持续发展。
(二)全力争取政策资金,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一是全力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始终坚持把争取资金作为财政工作的首要任务,加强部门联动,坚持全县一盘棋,主动对接国家、省财政扶持政策,融入发展大局,增强上级财政支持我县经济发展的输血功能,有效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保障了重点民生资金支出需求。二是高质量编制“三保”预算。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提前谋划,逐项研究“三保”预算编制政策,充分论证,反复核实各项数据,做实基础材料,科学合理测算“三保”支出规模,高质量完成“三保”预算审核工作,切实反映我县财政运行所需资金情况,为争取扶持资金奠定坚实基础。三是积极争取生态补偿转移支付资金。抓住省人大、省财政厅来桓调研,专题汇报,日常上报材料等一切机会,精心准备汇报材料,切实向上反映我县在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方面承担的社会责任,面临的支出压力,提出建设性意见,呼吁涉关部门引起高度重视,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更多支持。
(三)全力保障民生支出,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
一是积极落实各项民生支出政策。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情况下,积极筹措资金,优化支出保障顺序,落实各项公共财政惠民政策,突出做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卫生健康、农林水利等涉及民生方面的支出达到19.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2%。二是全力做好应急资金保障。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安排疫情防控资金6,245万元,支持做好物资保障,为疫情常态化防控和高效处置“6·10”“11·20”突发疫情提供坚实保障;及时拨付资金,防范化解各类信访问题,保证党的二十大等敏感时期的社会矛盾得到妥善解决,保持社会稳定。三是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安排资金10,646万元,推进北关小学建设,保障环卫市场化运营,城市维护建设,污水垃圾处理等涉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需求,增进民生福祉,促进文明县城创建。
(四)持续强化风险防控,守住安全发展底线
一是防范债务风险。贯彻落实政府债务管理规定,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切实防范债务风险。积极申请再融资债券,缓解政府短期流动性风险。全年共偿还债务本息32,515万元,其中:再融资置换债券本金18,959万元,县本级偿还债务本息13,556万元。政府债务风险等级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二是开展财政承受能力评估。针对自身财力保“三保”、保刚性能力严重不足的现实情况,财政提前介入项目申报,进行地方财政承受能力风险评估,对超出地方财力承受能力的项目不予申报,将极其有限的财力全部用于保“三保”、保基本刚性支出。三是防范国库运行风险。提高库款管理前瞻性,对于大额支出充分做好前期衔接,强化联动管理,做好应急处置预案,协调人民银行、代理银行,保障“三保”资金优先清算,特别是做好工资发放的监测。对于上解企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缺口补助、债务还本付息、困难群众基本保障等每月固定支出,保障按进度安排资金,避免集中支付风险。严格规范库款拨付,资金收付流程全部纳入一体化管理,保障信息反馈和实时查询。加强暂付款管理,积极清理回收存量,确保总量只减不增。
(五)深化财政改革,提升精细化管理能力
一是助力数字财政建设。深入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在全面完成县乡财政一体化全覆盖、财政专户成功上线运行基础上,预算单位自有资金支付上线并运行使用。充分使用一体化考核评分规则,从源头上控制指标,提高预算执行到位率,强化总会计、预算单位账务核算,研判“三保”等财政刚性支出,加强“三公”经费监控,加强数据分析与使用,稳步提升系统的科学管理和运用水平,强有力的支撑财政事业改革发展。二是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从预算编制源头嵌入绩效目标,随预算同步公开。及时组织开展部门整体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工作,选取重点项目进行重点评价,进一步提高部门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促进评价结果应用。三是强化预算执行监管。紧紧围绕年初预算编制金额,严格执行“三保”支出口径,按月测算财政刚性支出需求,把好财政审核关,区分轻重缓急,优先安排信访矛盾突出的民生类支出。通过一体化系统监督预算单位申请资金使用情况,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增强财政调控能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开展财经秩序专项整治行动。聚焦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政府过紧日子、“三保”保障、规范国库管理、加强资产管理、防范债务风险等重点任务,结合省财政厅“四精”工作要求,强化纪律意识、严明纪律规矩、筑牢底线思维。坚持以查促改和问题导向,研究完善制度办法,建立健全长效约束机制,确保财经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要求落实落地。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2022年,财政服务社会发展大局,收支运行基本平稳,“三保”等财政刚性支出得到有效保障,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受增值税留抵退等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疫情、经济下行等减收因素影响,财政增收面临诸多困难,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与人民群众期盼还有差距,部门预算管理规范性有待提高,绩效理念仍需强化,规范编外人员管理亟需加强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主动作为,牢固树立底线思维,进一步优化支出保障顺序,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三、下一步财政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统筹资源,努力增加财力规模
一是扎实组织收入。加强财政、税务、乡镇政府、项目主管部门协作力度,围绕本桓集高速公路建设、大雅河抽水蓄能、重点企业扩大产能、盘活存量企业发展等税源项目,做好服务工作,促进财政收入有效增长。二是持续向上争取资金。加强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与县级同领域实施项目的统筹使用,整合资金,置换本级财力,提高“三保”保障能力。三是积极争取债券资金。争取再融资置换债券,缓解债务还本压力;配合发改、项目建设单位积极争取专项债券,筹集经济发展资金,拉动有效投资。四是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继续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重点保障财政刚性、急需支出。强化“三公”经费预算管理,努力压减一般性、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严格控制编外人员支出,确保只减不增,行政事业单位一律不得增加编外人员经费,最大限度减轻财政支出负担;集中有限财政资源,投入重点民生领域,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精准施策,实现稳增长促发展
一是持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积极配合税务部门,精准实施惠企利民政策,帮助企业减负纾困。二是发挥财政资金引领作用。通过产业发展资金、旅游发展资金、贷款贴息、促消费专项、产业园建设等扶持措施,以财政性资金为引导,按市场化方式运作,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我县重点产业和实体经济,形成招商引资、财源培育、投资拉动的综合效应。三是支持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围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发展、园区建设、民生工程等重点项目,积极筹措资金,加快资金拨付进度,促进经济循环发展。
(三)融入大局,提升财政管理效能
一是落实财政改革发展政策。积极贯彻落实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政策。抓住全面振兴发展新突破三年行动有利契机,开展好“三进”活动,展现财政担作为,服务改革发展。二是推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行稳致远。统一思想认识,坚持政治站位,高标准推进,不断改进优化预算管理方式。落实财政总会计制度改革,全力推进部门决算、政府综合财务报告、部门财务报告、资产年报、政府采购一体化管理等财政改革,为实现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的预算管理制度打下坚实基础。
(四)防范风险,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一是兜牢“三保”支出底线。坚决贯彻落实省市政府、财政部门关于保障“三保”支出政策措施,做到“三保”预算优先编制、资金优先保障、工作优先调度,用好库款保障户,狠抓日常监测,守住风险底线,确保财政平稳运行。二是开展预算执行专项行动。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全面运行为依托,加强大数据分析,设置预警规则,提升预警精准性。通过监控系统及时发现不合规支出,对突出问题开展重点监督,促进财政资金规范高效安全使用。三是严格控制预算追加支出。坚持预算法定原则,严禁无预算、超预算安排支出。预算单位新增支出首先通过争取上级专项、本单位预算调剂、单位自有资金、盘活存量资金、基金置换、分期支付等方式研究解决,对于盘活和未列预算确需追加支出,严格履行追加支出审批程序。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决策部署,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践行“财为政服务”理念,做好“聚财、理财、用财”三篇文章,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为实施“全面振兴三年行动”,桓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