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网络主流价值——以文明创建绘就网络空间新画卷(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网络文明建设述评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开展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 系统推进“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创新打造出一批形式多样、可亲可感的宣传引导活动和网上传播精品,推动网络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传播诚信理念、践行诚信规范,连续举办中国网络诚信大会,积极营造守信互信、共践共行的良好社会氛围。
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中国好人榜”网上评议和发布活动形成良好示范带动效应,有效弘扬网络文明、净化网络环境。
整合县级媒体资源、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基层一线生动写好媒体融合发展的大文章,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便捷、更加优质的信息服务。
积极推进将网络文明建设情况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评选标准,不断培育文明新风尚。
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组织开展“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行动”,打造《中国好青年》《青年网络公开课》等系列品牌产品,在广大青年网民中产生热烈反响。
以网络文明助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力量。
“中国共产党将致力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鉴,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同全球150多个国家的5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的领导人“云”聚一堂。
习近平总书记面向全球政党,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到亲自倡议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从出访期间“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了解五大洲的不同文明”,到强调化解世界各国面临网络空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习近平总书记亲力亲为,倡导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各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有效促进国际网络文明交流进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作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内容,作出全面系统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