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农业发展根基 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十年,是时间的计量,也是发展的印记。十年的时间轴上,清晰地标注着我县农业农村发展的进程,也鲜明地记录着落实“三农”工作的铿锵脚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坚持走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之路,挖掘新潜力,再造新优势,使我县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得到了不断夯实。
对勤劳的农民来说,秋天是忙碌的季节、收获的季节,是劳作了一年收获果实的时节。眼下在我县的各个乡镇,种类繁多的特色农业产业基地里到处是人们忙碌的身影,猕猴桃、葡萄、五味子等农业特色产业迎来了丰收,百姓收入多了,生活的条件好了,笑容洋溢在他们幸福的脸上。越来越多的农业特色产业之所以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壮大,还要得益于我县长久以来坚持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道路。
我县是国家“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数字乡村试点县,是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县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方针为抓手,努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在夯实农业产业基础方面,我县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设施农业建设,完成农田灌溉水毁井修复,全县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80%以上,此外,我县还发展干坚果经济林,实施“山泉蟹”稻田养殖,与中国养蜂学会联合打造全省第一个“中华蜜蜂之乡”。聘请专业团队制定《桓仁县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计划》《桓仁山参区域公用品牌三年发展规划》,重点打造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与此同时,我县还拥有多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国驰名商标、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桓仁山参” “桓仁冰酒”“桓仁大米”等农产品品牌享誉国内外。目前,我县已累计发展 “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 40余个,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500余个、市级以上农事龙头企业 60余家、家庭农场近900 家,全县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到 200余万亩。农业发展好了,农村环境更需不断完善,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方面,我县持续实施乡村建设,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实施17个行政村垃圾分类、村屯绿化亮化、修建道路围墙边沟及健身场所等村容村貌提升工程,有序推进农村改厕,使越来越多的农村百姓切实感受到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如今,走进我县的各个村镇,特色产业正迸发勃勃生机,农民腰包越来越鼓,村屯越来越美。村美、民富、产业兴的宏伟愿景如同一颗颗“希望种子”,在广袤的桓仁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释放着乡村振兴发展的无限魅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