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无障碍版
手机版
站群导航

市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站群

县区政府站群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桓仁新闻>详细内容

践行初心使命 致力文化传承

来源: 桓仁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3-12-13 08:51:03 浏览次数: 【字体:

“踵事增华循有迹,滋兰树蕙润无声”县政协委员邢燕来以此自勉的两句话,出自他的诗作,也体现在工作中、岗位上。

近年来,随着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和红色产业发展需要,我县陆续启动展馆建设工程。按照县领导安排,县政协委员邢燕来先后参与东北抗日义勇军纪念馆、中共南满省委机关旧址教育基地等4座展馆的筹建工作。为推进陈列布展,连续几个月5+2、白+黑是经常的事,他查证史料、搜集图片、考证文物,每个展馆的布展都倾注了他的大量心血。

因工作需要,邢燕来被聘为东北抗日义勇军纪念馆副馆长后,便组织馆内人员开展史实研究、对外宣介等工作,先后参与接待中央军事频道、《辽宁日报》等10余家主流媒体采访,配合录制《热血河山》《他们的名字,我们铭记》等专题片6部、新闻采访7篇。在市、县联合申报立项的2021年中央党史项目《东北抗联辽宁核心区的形成与发展研究》论证过程中,他主动承担核心部分5万字的编写任务。他撰写的《桓仁是国歌原创素材地之再论证》等论文以及合编的《桓仁革命老区发展史》等革命史料为弘扬老区光荣历史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文联工作期间,他同时肩负着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与郁灵诗社社长职务,不仅主编《五女山文学》刊物,培养文学新人,还组织“春江行·辽宁诗人采风活动”等大型采风活动4次,参与组织“五女山杯•相约桓仁全国旅游诗词大赛”等文学赛事6次,扩大了桓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他个人创作的诗联作品获全国、市县文学奖项20余次,入选诗词典籍50余部,《五女山赋》《东北抗日义勇军赋》等辞赋作品及部分楹联作品被旅游景区及纪念馆刻石、悬挂。

随着抗战知情人的逐渐辞世和未发现的革命遗址日渐损毁,革命史实挖掘保护工作迫在眉睫。按照市、县老促会和县领导指示,他与县文物局、县文联等专家组成桓仁抗战文化资源抢救挖掘小组,2022-2023年累计开展考察活动53次,新挖掘出抗战遗址46处,使桓仁抗战遗址达到102处,位列辽宁县区之首。按照县委宣传部工作部署,他持续推进“桓仁记忆工程”项目,采录抗战知情人及抗联后代15人,其中见过杨靖宇的老人三位,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

多年来,他撰写《关于加强革命烈士纪念设施开放管护促进革命传统教育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的建议》等文旅涉关提案10件,参与撰写《强化抗战资源保护利用,促进红色文化产业发展》《关于桓仁红色教育产业发展的调研》等调研报告5篇,为桓仁红色产业及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助力。他被县政协聘为第十一届委员会特聘专家、被县第二高中聘为德育校长、被评为“兴桓人才行动”桓仁县文艺人才,在弘扬地域文化、服务公益事业方面贡献了力量。

面对荣誉与重担,邢燕来表示将继续在地域文化传承保护方面发挥作用,同时担当起政协委员的责任,用心用情做一名新时代的委员,结合本职工作,多提一些有建设性的、高质量的提案,为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尽一份力。